最近有朋友的寶寶即將送托托嬰中心,他很擔心送托後會很常交叉感染,但也知道該來的總是會來,因此請教我:要怎麼照顧生病的嫩嬰?嫩嬰確診怎麼辦?
其實,我們家寶貝最近也剛好在生病,被一起托育的同學傳染了感冒,而且還是在我跟隊友剛度完小蜜月回台的時候...QWQ
旅遊已經很累人了~回家還要面對生病而整晚一直哭醒的嫩嬰,幾乎整晚沒有睡,兩人輪番上陣安撫寶貝...真是毅力大考驗啊!
好在清明連假前我們搭末班車經歷了《全家確診記》,所以有一點經驗和心理準備,而且這次有兩個人一起顧,不像確診時先是一個人在隔離、另一個還沒發病的一打一...
這次寶貝生病最嚴重的高峰剛好是我們回台後的隔天,也剛好是周末,根據之前確診的經驗,嫩嬰生病其實主要就是吃:
1.醫生開的處方藥粉
2.家長在藥局就可以直接購入的常備藥水 (如果有就醫,診所會開)
不管是確診還是感冒都是這樣,因為嫩嬰沒辦法吃清冠,也不能下太重的藥,身體還承受不起,所以基本上要靠他們自身的抵抗力去擊敗病毒!
但爸媽們也不用太擔心,通常、正常的情況下,大部分的寶寶復原力很好,所以如果不是太嚴重或有特別異常的情況 (例如:大便的狀態很「奇怪」、胃口大減、上吐下瀉...),可以先觀察一下再決定是否就醫。
「觀察一下」要觀察多久?2天差不多,建議不要超過3天;如果有誘發發燒,正常情況反覆燒個1~2天內會退 (發燒是人體正常的免疫機制,大人也是一樣),退燒後症狀持續且惡化就趕緊就醫。
像之前我們全家確診,好最快的反而是我們家寶貝,乖乖服藥、好好吃、好好睡,大概2~3天就好得差不多了(有視訊看診,有按時服藥)!只剩咳嗽比較久,咳嗽本來就比較慢好這沒辦法,不過他最不舒服的時間跟我們大人比起來短很多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那麼,面對生病的嫩嬰,我們事前可以做好哪些準備才不會到時手忙腳亂呢?
首先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一定要把「傢私」備好買起來放(非常~非常~非常~重要‼️)
以下是個人認為家裡一定要有的必備用品清單:
1️⃣ 耳溫槍(測溫要快、要夠精準,不要省錢買測不準的便宜貨)
2️⃣ 吸鼻器(有手動、口吸、電動等款式)
3️⃣ 棉花棒(用於排除鼻口黏液,螺紋的比較好用)
4️⃣ 嬰兒退熱貼(減緩高燒不適)
5️⃣ 餵藥用的空針筒 或 奶嘴式餵藥器(強烈建議直上後者,貴也就幾十塊錢,寶寶看到比較不會怕,前端圓潤更安全,且整組可以丟進消毒鍋)
6️⃣ 常備藥水(⚠️建議要先給醫生看診確認症狀,後續要添購則可以自己去藥局買,種類、成分和劑量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嬰幼兒常備藥懶人包!安全劑量記得按照小孩體重多少來計算)
在這裡要特別提一下吸鼻器還有餵藥器~都是照顧嬰幼兒專屬的工具
吸鼻器一定要有,因為嫩嬰還不會自己擤鼻涕,所以照顧者一定要定時協助排出,不然鼻涕都堵住呼吸道,嫩嬰會無法呼吸!
(這邊補充說明:有鼻塞症狀的寶寶,口水會分泌得特別旺盛,因為他鼻子呼吸不順,要時時張口呼吸,口水就會特多)
如果一直積在氣管和肺部,呼吸顯然有「痰音」,很深層、無法靠吸鼻器排除,請務必要帶去小兒科給醫生抽!
另外就是餵藥器,雖然醫生開的藥粉、藥水都有經過調味,例如草莓口味、香草口味、葡萄口味等,但沒有人天生愛吃藥,就算經過偽裝,味覺敏感的嫩嬰還是分得出那不是好吃的東西~~~
我們自己的慘痛經驗,最一開始我們餵藥是用「滴管」,沒錯,就是實驗室那種滴管XD 再來我們去藥局買了「空針筒」(有那種前面原本就沒有針的,萬一買不到這種,把前面的針拔掉也是可以,記得要包好再丟棄,或者結帳完就拔掉讓藥局回收),後來保母推薦我們買「奶嘴式餵藥器(上圖最右邊&下圖)」,真的是神好用!
回想之前餵藥如同上戰場,出動兩個人按住手、腳、頭才有辦法順利灌下去,就算灌下去還會被小舌頭頂出來,第一次用了奶嘴式餵藥器才好不容易能順順喝下(可以用奶嘴頭把寶貝的舌頭壓住),真是相見恨晚啊!所以手邊有好工具真的很重要!
除了必備的用品清單以外,照顧生病的嫩嬰還有一些小建議:
✏️ 生病期間可以額外補充益生菌,讓被病毒打壞平衡的身體增加好菌,按醫生建議,可機能性服用7~10天就好 (益生菌這東西是好東西沒錯,不過有兒科醫生建議,正常情況下,寶寶奶有喝足、副食品有兼顧多樣化,沒有特殊情況的話,可以不用一直補充益生菌;若寶寶已經開始吃副食品一段時間,也可以酌量提供無添加的優格,優格含有天然好菌~)
✏️ 如果有吃副食品的寶寶可以多補充含有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C的食物幫助身體恢復(例如:我們在寶貝生病食給他喝100%蘋果汁1:1摻水,副食品多加了雞蛋或魚)
✏️ 台灣的夏天又濕又熱,所以發燒還是要開空調,維持房間濕度合適、嫩嬰身體乾爽,不要穿太厚重讓嫩嬰無法排熱,但也要蓋被被,尤其肚肚不要著涼
✏️ 嫩嬰如果鼻塞不舒服難睡,可以用嬰兒枕頭墊高,或讓寶寶睡推車(打斜,並繫上安全帶)
✏️ 隨時觀察並紀錄寶寶生理狀態(體溫、食量、排便、用藥劑量),以便就醫時跟醫生討論
✏️ 不要太焦慮,正常情況下嫩嬰復原力很好,照顧者也要多休息😘
下圖是我們平時用的手機APP【Piyo日誌】,從寶貝出月中就開始用了,紀錄嫩嬰的作息非常方便~(改天若有時間,再來寫一篇分享吧!有時間的話...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後要分享一個關於小兒科的隱藏服務~~~
說來這都要感謝我們家隊友欸!當寶貝三天份的藥快吃完,鼻塞、流鼻水的症狀都有改善,但肺部還有一些積痰,我們在猶豫到底要先觀察還是帶去給醫生再看一次拿藥的時候,隊友突發奇想問我:「不能直接跟診所領藥嗎?還要再跑一趟診所很麻煩欸@@」
我當下秒回:「怎麼可能!」
但我秉持著好奇心,姑且還是私訊診所FB問了一下,萬萬沒想到……還真的可以欸?
上圖是診所給我的答覆,我整理列點如下:
✅距上次就診日5天內
✅原症狀有改善
✅無新的症狀
✅沒有發燒喉嚨痛
✅精神和食慾正常
➡️可由家長再領一次藥,「不用」刷健保卡
是不是~太貼心了~~~❤️
而且我去診所領藥時,護理師說我可以選擇:
🔰原藥方直接再開一次 或
🔰跟醫生討論調整藥方再開
我選擇後者,跟醫生確認寶貝目前的症狀後有調整藥方(加強化痰),而且還配合不愛喝藥水的寶貝,把藥通通磨成粉了!就不用搭配藥水喝~(雖然有奶嘴式餵藥器,但能避則避哈哈)
雖然無卡領藥的服務每次看診只限加開一次,但對家長來說還是很方便,也減少寶貝去診所跟其他寶寶交叉感染的風險~
後來跟保母分享,保母也大讚這服務真的太貼心,因為「沒有刷健保卡」代表診所沒辦法跟健保局請領補助,就會少賺很多,也就是為了給家長方便而不賺那個錢,真是佛心來著!(或許你會說,醫療院所已經賺夠多了,但人家也可以選擇還是要賺啊~所以還是很感恩^^)
不過不清楚是不是每一間小兒科都有這樣的貼心服務(規定可能也不盡相同),建議可以先打去問問看哦!